作者:赵莹月
“比赛开始!”10月26日,在被临时改装成“微型实验室”的成测中心大会议室里,由四川省矿业协会主办,成测中心承办的“2021年中国技能大赛——第四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职业技能(地质实验员)竞赛四川赛区选拔赛”正式举行。
合影
“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,此次选拔赛是对我省地质实验测试技能的一次全面检阅,选拔出的前3名选手将代表我省赴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,争夺‘全国技术能手’荣誉称号。”主办方负责人肖志林表示。
为确保公平公正,比赛邀请了省内相关专家、领导组成裁判组、仲裁组,参赛选手单位代表现场抽签决定选手座次。比赛设计了理论考试及实际操作两个环节,理论考试准备A、B两套试卷,选手代表现场抽取试卷作答;实际操作环节则采取裁判全程一对一综合考评的方式,由裁判现场打分。
现场抽签
在实际操作环节,面对整齐摆放的滴定管、烧杯、分光光度计、玻璃电极等实验设备,选手们身着白大褂,随着裁判长的一声令下,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竞赛中,他们时而手持滴定管认真读数,时而摇动容量瓶混匀溶液,时而俯身记录数据。
“右手持瓶,左手扶活塞,手掌要呈空心状。”选手们一边在心里默念操作规程,一边紧张的按步骤操作。虽然此前她们都做了比较充分的功课,但实操时还是感到比赛时间紧迫,而且要求选手操作熟练,一气呵成,严格逗硬。赛后,选手告诉记者:“比赛对规范性要求很高,需要特别注意细节,我还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,下来后还要再梳理,再提升。”
理论考试
据了解,地质实验被称为地质事业的“眼睛”,主要任务是对岩矿的化学成分、物理性能等进行测试鉴定,这是一项对精准度要求极高的工作,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,在操作过程中,一毫升溶液的误差、一个符号的录入错误,往往会导致最终结论出现极大偏差,造成矿产资源评价不准确,甚至带来巨大经济损失,所以,在对地质实验员的技能要求中,“精准”是极其重要的考核指标。
“实际操作环节考察的都是常见的分析方法,但非常重视细节的规范性”比赛裁判介绍道:“比如容量法,取液要准确,刚好10毫升,要求滴定管深入三角瓶1-2厘米,取液后要让溶剂在大肚移液管中停留15秒后再旋转一圈等等,都是很细的要求。重点考核选手是否真正做到了技能熟练、数据精准、记录规范”。
颁奖
“参赛的意义在于集中展示,更在于学习练兵。”参赛方负责人表示:“这次比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,让我们学到了其他单位一些好的经验做法,赛后,我们将继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优化技能人才培养环境,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举措,为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人才基础。”
经过激烈角逐,四川省地矿局成测中心王琴儿、煤田地质局赵丽及核工业地勘局赵婷分获一、二、三等奖,祝愿他们在全国总决赛中创造佳绩,展现四川地质实验人的风采!
现场操作